五种导向聚人才

发布日期:2022-03-03 11:15 来源:苏利强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吸引集聚人才,主体在企业,关键在机关。党政机关首先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在党政人才的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引导全社会形成识才、爱才、用才、留才的良好氛围。

一是追求实效,树立“以用为本”的用人导向。人才以用为本,引用人才不能片面追求“高层次”和“高精尖”,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需求,有针对地引进和使用急需紧缺人才,真正让人才在干事创业、解决问题中发挥作用,避免“引而不用”“用非所长”等引才用才上的形式主义。领导干部既要善于使用引进人才,也要重视使用本土人才,既要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也要帮助人才“适应环境”,只有懂得引才、学会用才、真心惜才,才能牢牢把握人才使用的主动权。

二是量才而用,树立“人岗相适”的用人导向。要坚持“以岗择人”,从岗位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岗位特点,以岗位要求框定人选范围。要坚持“人岗相适”“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在选人用人上,必须细心考察每个干部的长项和短板,让人才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展其优势和特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才能。对有特殊专长的人才,要创造条件帮助其从事特定领域工作,避免“庞统治县”“张飞绣花”,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贯彻“事业为上”的原则,“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只有严格按照岗位的需要甄选人才、选贤任能、量才授任,才能达到择优而选、因材施用,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精准度。

三是公开选拔,树立“竞争择优”的用人导向。近年来,一些地区通过“一推双考”选拔了一批高素质年轻干部,建立起开放、民主、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打破了选人用人上的近亲繁殖,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机制,加强对干部的“精”“准”考察,不仅要搞测评,还要多调研,要见人见事见状态,全方位、多维度、近距离观察分析干部,做到精准识人。尤其对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勇于打破求全责备、论资排辈等常规,善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在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发现和使用年轻干部,变“伯乐相马”为“疆场赛马”,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思路、作风上过得硬、群众反映信得过的“千里马”挑选出来,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四是注重实绩,树立“晋升唯绩”的用人导向。扎实的工作业绩才是选用干部的金字招牌。要重视对干部实绩的考核评价,严格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和“好党员干部”准则,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优先培养使用、提拔重用,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人有位子,让投机取巧、溜须拍马的人没市场,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要进一步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对能力突出者要优先使用,对不称职者要果断调动,做到快上快下。完善以实绩考核为依据的干部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职务晋升、职级待遇、评先选优和荣誉奖励挂起钩来,形成重实绩的制度体系。

五是完善制度,树立“失察追责”的用人导向。完善组织人事部门的人才选拔程序,严格落实干部选任全程纪实制度、实名推荐制度、深入考察制度等,从制度层面消除用人不公、暗箱操作、说情打招呼等情形,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出现。建立系统的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机制,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规定,对选人用人过程中失职渎职、违规提拔、失察失误等情形,严格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严肃问责,打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选用环境。另外,对于不称职的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要实行干部召回制度,对召回的干部进行回炉再造,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