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记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东胜党校->培训记忆

【党校声音】党炜: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

发布日期:2022-04-06 16:48 来源:

3月起

区委党校深入3个镇
就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等内容
开展2022年大走访大调研活动
全面提升办学教研水平
提高办学质量 
本期为您推荐的党校声音来自
区委党校干部 党炜
 

 

  

   近期,我们对东胜区3个镇的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了一次全方位的调研,更加理解了为什么“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同时也很清楚的感受到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这一重要论述,为新发展阶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主攻方向、明确了方法路径、提供了工作遵循。在调研过程中,我也清楚地感受到3个镇都立足各自实际、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打造本土特色产业。
   罕台镇立足旅游文化产业,在撖家塔村吕家渠社打造了鄂尔多斯赛鸽俱乐部信鸽赛养项目,在提高村民收入的基础上,还有效促进当地旅游行业、服务行业的大力发展;铜川镇利用区位优势,在东胜的“北大门”发展了添尔漫梁村正原餐具消毒中心项目,日均清洗消毒餐具1万套,可满足东胜区500家餐饮服务行业的餐具消毒服务需求,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活力的基础上,为周边农户提供了20余个就业岗位;泊江海子镇突出现代农业发展,在柴登村建成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0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增加4万元,有效保障城市核心区菜篮子安全,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区位,充分表明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产业,精准落实项目。要“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产业发展方案,根据本土优势、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着力培育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同时也应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城乡产业配套、互补、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